凝聚向善力量,行业大咖为数字公益慈善新生态(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林拥军表示,随着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国家把“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林拥军表示,随着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国家把“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金融业加大支持乡村振兴力度提出更高期许。为此,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三农”数据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实践,从数据资源、数据模型、金融业务产品等各个层面统筹考虑,汇集、整合了“三农”相关业务不同维度的大量数据,结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实际业务应用场景,构建了“三农”普惠金融数据服务体系,并为多家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服务。数字化技术点亮金融服务,数据金融服务为“三农”插上理想的翅膀。林拥军说,助力“三农”、振兴乡村,任重而道远,易华录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进,聚力绘就数字乡村美好蓝图。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副院长谭崇钧表示,数字公益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十分重要的形式和鲜明的特色。他结合阿里巴巴多年在公益方面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关于公益事业的几点要素:一要降低参与门槛,共建人人可参与数字公益;二要消弭数字鸿沟,让更多的人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三要创新运营模式,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升级。谭崇钧说,公益捐款安全性和使用方向一直受到公众高度关注,目前阿里巴巴平台上每一个项目和每一笔捐款均已上了区块链,实现捐赠、实施、拨付、签收、反馈的全流程透明化,整套技术已向公益机构开放,以帮助提高运营透明度,增强公众对于公益机构信心。阿里巴巴既是中国数字经济时代参与者和建设者,更是受益者,未来继续通过数字公益慈善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全社会一起共同努力,让天下没有难为的善举。
网易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刘杰在发言中,分享了网易在数字公益慈善方面三个观点:一是数字公益不仅仅是公益数字化,而是解决当前公益对象突出痛点最有效手段;二是数字公益不仅仅是技术、工具和平台,更要为优质教育均衡普惠提供解决方案;三是数字公益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网易基于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能力,为欠发达地区打造了数字文化+产业焕新共同富裕模式。通过产业转型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返乡,为当地发展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刘杰说,给予微观个体更多支持,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追寻自己的梦想,共建共享数字文明,是网易参与数字公益愿景。未来,愿与各位同仁和伙伴一道,探索数字化与公益结合更多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表示,当今世界信息通信技术创造日新月异,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亿万人民共享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成果的同时,技术向善也正在推动技术革新与公益慈善深度融合。如何凝心聚力,共同创造数字公益美好未来?张平院士从五个方面分享了他的观点:一要加强统筹协同,形成共推良性发展的坚强合力,强化跨行业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推动各方优势互补,通力合作。二要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共性关键技术和融合应用模式的研究,加速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慈善公益布局,助力公益慈善优化升级。三要适度超前布局,夯实信息通信技术支撑能力基础,让更多受益人群用得起、用得好,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四要立足合规导向,确保数字公益慈善健康发展。五要树立标杆效应,全面加快融合应用落地步伐。培育我国数字公益慈善龙头机构,企业和科研单位形成数量众多、层次分明的梯队体系。
本次论坛由中央网信办、民政部、中国残联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主办。相信来自政府部门、慈善组织、科研院校、互联网企业的百余位嘉宾共同参与,必将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促进数字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为积极构建健康文明的数字公益慈善新生态贡献智慧,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数字文明成果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刘希尧)
中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振飞表示,随着互联网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全面到来,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成为互联网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创造者。他们不仅通过互联网充分展示自我,还在互联网新业态下获得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张振飞说,以中国残联搭建的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为例,2017年正式上线,服务内容涵盖残疾人求职、用人单位招聘、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能力测评、法规政策解读、网络招聘、直播待岗、产品展销等多个方面。目前,平台稳定的残疾人和企业用户达到25万,职位总量有8.2万个,在线投递简历有35万件,发布政策信息3万多条,日访问量也超过了2万人次。互联网新业态为残疾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云客服、网络编辑等新型就业岗位,电商、网络主播等新的创业形式,突破传统工作场所对时间、空间以及身体的限制,给残疾人就业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增长点。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bjyddxxb.cn/zonghexinwen/2022/0902/919.html